白芽奇兰茶是由白芽奇兰茶树品种嫩梢制成的乌龙茶,产于漳州市第一峰的大芹山一带,是平和县的传统名茶。白芽奇兰,属适制乌龙茶的高香品种。历来以其独特的兰花幽香之气,鲜爽秀美之质,醇厚回甘之味,清澈杏黄之汤,而倍受人们喜爱,产品畅销闽、粤等省,远销港、澳、台及东南亚等地侨区。
白芽奇兰相传于清朝乾隆年间(1735~1795年),在平和大芽山下的崎岭乡溪“小井“边长出一株奇物的茶树,因其长出的各季芽梢呈白绿色,制成茶品质有奇特的“兰花”香味,故取名为“白芽奇兰”。后经人们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广为栽培至今,已有250多年的历史。彭溪村位于科和西侧,山峦起伏,山高雾多,土壤肥沃,气候温暖,雨量充沛,四季长青,素有“平和茶乡”之称,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十分优越,因而孕育了白芽奇兰独特的优良品质。至1991年底,全县共有奇兰茶园3600多亩,可采面积2100多亩,年产白芽奇兰120多吨。
用白芽奇兰鲜叶制成的乌龙茶,商品名称为白芽奇兰,亦称奇兰名茶。白芽奇兰外形紧结匀整,色泽翠绿油润;香气清高浓长,兰花清香显露;滋味醇厚,鲜爽回甘;汤色清澈杏黄,叶底肥软明亮。干嗅茶香显,冲泡后之茶汤,以其独特的幽雅常用工的兰花香而著称,入口醇厚回甘,咽后齿颊留香,纵以融兰香与水为一体之感。冲泡五六次仍有佘香,白芽奇兰1986年、1989年先后获福建省名茶称号;1991年、1992年又分别荣获“福建省名优茶”。
白芽奇兰的采制十分考究,工艺精细,与铁观音的采制工艺基本相似。
白芽奇兰外形匀整,毛茶需经筛选、拣剔,去除茶梗、黄片及夹杂物后,用低温薄摊烘焙,以进一步发展茶香,形成白芽奇兰独特的“馥郁芳香”成茶品质。
当泡饮一杯名茶时,品饮其香、味,杯盖乍启,茶汤尚未入口,茶香袭来,已是心旷神怡,烦倦顿除,尤如望梅止渴一般,孰乃名茶奇香之可贵。福建漳州一带,人们在品饮白芽奇兰名茶时,对茶具、用水、茶叶用量和冲泡方法等都有一套特殊要求和技艺。当客人来访围坐一起,先取净水洗净茶具,候水壶(玉书畏)内水沸,即以沸水烫热茶壶(孟臣罐)及茶杯(若琛瓯),继则将茶叶放入茶壶中(可溶100毫升水的茶壶。内放5~6克茶),立即注入沸水,持壶盖刮去水面上的泡沫,并随即用沸水将盖冲净后盖好,壶上用开小一淋;另即将四只茶杯(一般一壶茶鉴赏配用杯数)杯口紧邻靠放,隔二三分钟,右手提起茶壶中茶汤巡回倾入茶杯,每人一杯,各自以拇指及食指按杯沿,中指托杯脚,乘热细啜,并不时持杯经鼻前嗅之,以鉴赏茶香。品饮者先闻者继尝其味,饮量虽不多,但能满口生香,回味甘醇。随即冲泡第三泡开小,浸泡三分钟,将茶汤倾入杯中,继续品尝香气和滋味。白芽奇兰一般认为第三至五分钟。一般在品尝第二次茶汤后还未尽兴时,才尝饮第三泡茶汤。白芽奇兰可连续冲泡五六次,乃至七泡仍有余香。
|